當歸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用于補血、月經不調、經閉、通經、崩漏、產后腹痛、血虛便秘、跌仆損傷、癰疽瘡瘍等病癥。為我國地道藥材,享譽國內外。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屬多年生草本。均為栽培。
產地與分布 主產甘肅岷縣、武都、宕昌、文縣、禮縣、武山等地。此外云南、湖北亦有生產。
鑒別要點 當歸與歐當歸主要不同點是:歐當歸根頭部由二個以上蘆頭組成,全形較當歸粗長;半干時稍具當歸氣味,干后氣味淡薄??少Y區別。
而偽品興安白芷則形似獨活,氣濁,無當歸特有香氣,亦易識別。
名典鑒別 ①漢·《神農本草經》:“當歸。一名乾歸,生川谷。”②梁·《名醫別錄》曰:“當歸生隴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陰干。”③陶弘景曰:“今隴西四陽黑水當歸,多肉少枝氣香,名馬尾當歸。西川北部當歸,多根枝而細。歷陽所出者,色白而氣味薄,不相似,呼為草當歸,缺時亦用之。”④唐·蘇恭曰:“今出當州、宕州、翼州,以宕州者最勝。有二種,一種似大葉芎?者,名馬尾當歸,今人多用;一種似細葉芎?,名蠶頭當歸,即陶稱歷陽者,不堪用,莖葉并卑下于芎勞。”⑤宋·蘇頌曰:“今川蜀、陜西諸郡及江寧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為勝。春生苗,綠葉有三瓣。七八月開花似蒔蘿,淺紫色,以肉厚而不枯者為勝。”⑥寇宗奭云:“今川蜀皆已畦種,尤肥好多脂,不以平地、山中為等差也。”⑦明·李時珍曰:“今陜、蜀、秦州、汶州諸處人多栽蒔為貨。以秦歸頭圓尾多色紫氣香肥潤者,名馬尾歸,最勝他處;頭大尾粗色白堅枯者,為镵頭歸,止宜人發散藥爾。韓懋言川產者力剛善攻,秦產者力柔而善補,是矣。”⑧清·《本草從新》沿李時珍所云:“川產力剛善攻,秦產力柔善補。以秦產頭圓尾多,肥潤氣香里白不油者為良,名馬尾歸。尾粗堅枯者,名鐫頭當歸,只宜發散用。”
附:元·張元素曰:“頭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即一破一止也。
快速鑒別 全當歸:根呈圓柱形或類方圓形,下部有支根數條,全長15~25cm。表面淺黃棕色,具縱皺及橫長皮孔。質堅硬,易吸潮變軟,斷面黃白色,皮部厚,具裂隙及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黃棕色。氣清香濃郁,味甘辛微苦。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歸頭:又叫胡頭。為當歸主根,呈長圓形或類拳狀。表面黃白色(多撞擊外皮)至灰白色。斷面粉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氣芳香,味甘辛微苦。
當歸品質以根肥壯身長,支根粗壯,表面黃褐色,斷面粉白(俗稱粉岔)色,氣香味甘辛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