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醫藥行業的高速發展,中藥材資源的需求量不斷上升。中藥材的種植作為中醫藥行業上游,是生產中藥飲片、中成藥以及食品、保健品等中藥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張家川縣大陽鎮黨委、政府精準施策,先后到達定西、隴南等地學習中藥材種植先進經驗,邀請專家深入到各行政村田間地頭,對大陽、河李、南山等村的土壤成分,氣候條件等進行調研考察,在河李村開展中藥材種植試點工作,經過多方不斷的努力,河李村中藥材取得了大豐收,越來越多的群眾紛紛加入中藥材種植隊伍中來。
突破傳統種植 壯大中藥材培育基地
“美好的開端,良好的市場前景,群眾的高昂的積極性,為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陽鎮創新工作方式,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打破傳統農作物種植產業格局,逐步將中藥材種植推廣到南山梁一帶,打造千畝中藥材種植示范區,以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增收為目標,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達到預期脫貧。通過實施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持續穩定增加貧困戶收入,探索一條靠田養人、以藥興農的產業扶貧開發之路。”大陽鎮黨委書記說道。
在大陽、河李、南山、候吳、梁堡五村共種植各類中藥材共計1530畝。其中,依托大陽村努家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南山梁一帶共流轉了土地1200畝,種植特色花椒400畝,黃芪400畝,黨參200畝,板藍根100畝,柴胡100畝。千畝中藥材基地的建設,既保留著原有的藥材優質資源,又計劃增加金銀花、牡丹等新品種的引進,為中藥材多品種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二是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快速發展。2018年,河李村本草堂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傳統育苗區域,連片建成黃芪、黨參種子種苗繁育基地150畝。努家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預計將建成各類種苗繁育基地240余畝。育苗基地的建設,既規避了外購種子種苗適應性差、質量難以保證的風險,又解決了藥材大面積供種的難題,經濟效益較好。三是標準化基地建設興起。南山梁遍布著荒山、草灘、溝壑等不同的地形,為了充分利用到每個地塊,大陽鎮嚴格按照藥材所適應土質、光照等因素,網格化種植管理,嚴格“統一品種、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采收”的要求,2019年,大陽鎮建成千畝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實行“六統一”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既規范了栽培技術,保證了藥材質量,又提升了藥材的適度規模經營水平,保證藥材種植能獲得規模效益。
科學合理布局 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斷涌現
為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市場需求,杜絕盲目追風,規避市場風險,大陽鎮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逐步推進中藥材種植的發展,全鎮涌現出了“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支部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大陽村努家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合作社負責經營管理,農戶一方面可以領取土地流轉費,另一方面將土地量化入股參與年底分紅,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目的。同時,將扶貧資金折股量化,以村集體名義入股到合作社進行分紅。一方面讓農民收入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根據目前市場價格預計年產值450萬元,大陽村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3300元,村集體經濟增加20萬元。
下一步,大陽鎮在不斷實踐中尋求經驗,逐步摸索形成完備的“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加大保險投入,規范規章制度,形成種植風險承擔措施,確保農戶種植“零風險”。
調整產業結構 全面開啟全產業鏈建設
6月12日,大陽鎮大陽村中藥材晾曬加工廠開工奠基,意味著大陽鎮結束中藥材種植的“裸奔”時代,全面開啟中藥材的種植、初加工、電商、倉儲等生產流通的全鏈條。
大陽村中藥材晾曬加工廠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的發展模式,由天水圣慈藥業有限公司和大陽鎮努家園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建設,計劃投資500萬元,建設用地32畝,廠房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年加工藥材1500噸,建成后預計可帶動種植戶發展中藥材1萬畝,解決300余人就業,創造經濟效益200多萬。中藥材晾曬加工廠建設項目開工奠基,不僅可以增強中藥材種植戶的信心,有力的解決了產品加工、銷售問題,而且可以引導種植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壯大,對于促進大陽村甚至周邊村子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